【云览观点】2017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云计算以及新应用的部署。

在新经济的驱动下,向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趋势。中桥综合对中国企业IT管理者上千人次的调研,以及对超过百名IT决策者的深访,认为2017年中国IT市场将出现以下十大热点趋势:

1.数字化转型深化

如果说2016年是数字化转型的“起步年”,那么,2017年,数字化转型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而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年”。

中桥在2016年12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2.4%的企业级用户已经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业务的战略重点,并有19.9%的用户表示,未来12个月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企业业务的战略重点。

因此,2017年数字化转型相比2016年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在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主要以策略性的为主,仅限于局部的业务部门、项目、应用等,而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则体现在用户的业务将更侧重于全业务数字化、全渠道数字化和全产业数字化。

通过全业务数字化,提高用户全业务链条的整体效率和整合优化能力;

通过全渠道数字化,推动用户通过线上、线下、移动等多渠道的营销管理能力,最化地实现市场全球化;

通过全产业数字化,提高用户通过新技术实现产业创新升级的能力。

 

2.云计算进入2.0阶段

在“十三五”和“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稳步向前发展,并快速从试验性阶段走向应用普及阶段,IT“云化”已经成为企业IT未来的发展方向。2017年,云计算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云计算2.0。

相比云计算1.0阶段,云计算2.0的特征将表现在三方面:

在云计算用户方面,从1.0阶段的以中小企业用户为主,逐渐向企业级用户演进;

在应用云计算的目标上,从1.0阶段的以降低IT成本为目的,向云计算成为企业核心新应用的支撑架构的目标演进;

云计算在企业IT中的作用方面,从1.0的企业主要的IT服务交付,逐渐成为企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轴心。

随着2017年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化,企业通过云计算实现向数字化演进的愿望愈发强烈,其IT战略重点也逐步从基础设施建设向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那些能带来实际业务价值的领域转变。

中桥调研数据也显示,企业主要IT形态在未来1-2年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以传统数据中心为主要形态的企业从32.3%下降到15.7%,而以公有云+私有云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则从14.9%上升为26.4%,其中企业级用户甚至高达34.4%。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阐释了混合云未来将成为企业云计算的常态。

 

3.双模式IT成新常态

随着新经济的到来,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商业智能、物联网、云服务等迅速普及,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在保证核心应用高效、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快速开发和部署新的应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未来用户业务将持续同时运行在传统IT模式和新兴IT模式并存的双模式IT架构中。企业业务核心应用仍将运行在传统IT架构中,以满足高IOPS、低延迟、数据一致性和高效安全的需求,同时,基于云原生的新应用则将运行在云计算等新兴的IT架构下,以保证新应用高并发、灵活扩展的特点。

在中桥对企业CIO的调研中就发现,企业在采购IT产品和解决方案时,对IT厂商是否能提供满足双模式IT需求的解决方案很关注,占比达到44.7%。

 

4.大数据分析成为IT战略重点

企业IT的终极目标是要提升业务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企业业务中大量的数据只有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才能成为企业战略和业务决策的依据。随着2017年国家层面大数据发展工程的立项启动建设,各行业对大数据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也必将提升。

中桥调研数据显示,商业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新应用的部署以及云计算将是企业2017年IT战略的三大重点,其中商业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则被72.8%的受访者认为是未来12个月的IT战略重点而排在首位,成为企业IT战略的重中之重。

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增强传统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快速决策、正确决策以及提升客户体验则是制胜的关键,因此,通过对大数据的实时采集、管理,并实时进行舆情分析、商情分析、个性化分析、数据洞察等应用,获得决策依据、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5.虚拟化成熟度不断提高

虚拟化的成熟度决定着IT对业务的支撑能力和响应速度。中桥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企业IT的虚拟化成熟度将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企业业务关键型应用的虚拟化程度将有所提升,有41.6%企业级用户和26.4%中小企业用户表示其业务关键型应用已经部署了虚拟化;

虚拟机的密度不断提高,随着虚拟化水平的提高,虚拟机部署的数量也将有相应的提高;

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同时采用不同的虚拟化技术,用以满足不同应用和工作负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IT架构的不同需求。

另外,企业级用户通过虚拟化实现云计算仍是目前中国用户走向私有云之路的主流。

 

6.对闪存的需求持续强劲

随着数据中心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用户对闪存的接受度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部署闪存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如何在服务器和存储中灵活地选择闪存技术,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业务需求,是目前中国用户较为关心的问题。

中桥调研显示,未来24个月内有42.4%的受访者表示有闪存需求,与未来12个月的37.9%需求相比,呈增长趋势;尤其是中小企业用户在未来24个月内对闪存的需求上升趋势明显,由30.7%上升至38.5%。此外,受访者表示,评估闪存技术最重要的三个考虑因素依次为:闪存与磁盘存储的紧密整合(69.4%)、闪存的经济性(63.8%)、闪存数据高可用性(57%)。

 

7.融合趋势势不可挡

融合和超融合基础架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相比欧美市场,中国市场在融合和超融合方面差距较大,但发展空间也大。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因此,缩短应用部署的周期和灵活扩展便成为企业的一大IT需求。而融合和超融合架构由于其可定制化、弹性和敏捷性特点,能很好满足双模式IT的需求。同时,这种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预先整合配置整体提供的销售方式,也满足了企业对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另外,私有云的发展,也必将推动超融合产品的使用。

中桥调研数据显示,在对企业IT架构的选择中,融合架构(19.4%)和超融合架构(15.9%)的占比仅次于模块化架构,备受用户关注。随着融合技术的发展,未来融合产品将逐渐形成两大阵营,一是针对企业级核心应用,以高可靠、高性能见长;另一是针对Web等非核心应用,以快速、灵活、经济见长。

 

8.用户IT预算呈增长趋势

虽然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幅度较2016年相对放缓,但中桥调研数据显示,有40.2%的受访者表示,其2017年的IT预算将与2016年持平,甚至有38.8%的受访者表示,2017年的IT预算将比2016年有所增加。这表明,在当前全球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IT预算的增加。特别是随着2017年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和云计算进入到2.0阶段,企业将在IT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力量。


9.用户IT采购更看重端到端解决方案

在传统经济下,如何降低成本往往是最终用户在IT采购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常常会分别采购来自不同IT厂商的产品,搭建解决方案。

不过,在数字经济下,用户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保证业务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持续安全与稳定,而之前的费时费力的采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部署、方便扩展,以及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了。

根据中桥对企业CIO的深访显示,2017年中国用户的IT采购模式趋向于从同一家IT厂商采购端到端的方案和产品,包括从IT架构到IT服务交付,再到应用开发(开源/PaaS)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的端到端的产品和方案。

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未来不但能够提供IT架构管理,同时还能提供IT平台化服务解决方案的厂商将得到用户的青睐。这种采购模式推动了用户由采购单一产品向采购整体解决方案的演进,进而加大了IT厂商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应用场景下解决方案的推广和投入,避免优质客户的流失。同时,用户在IT采购中对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及成熟度很关注,在中桥的调研中,用户选择IT厂商的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前瞻性、创新能力和得以验证性(63%)。

 

10.中国物联网的起步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蓬勃发展

2017年,随着中国针对5G在资金上的投入和政策方面的扶植,物联网将会获得极大地发展。物联网将提高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实施能力。通过物联网,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化时代的整体竞争力。同时,物联网将给优化的产业格局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中桥调研中,31.2%的企业级用户和26%的中小企业用户均表示,在未来24个月内将计划部署物联网。数字化转型在带动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将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2017年,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度和普及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业务模型和技术水平方面都将日趋成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深度发展,将有助于智能应用的开发和企业业务智能化发展。

 


原文链接

上一篇:十三张图看三大运营商  
下一篇:不限流量:运营商怎样参与这场斗法